附件一:
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
与健康学科考试实施方案
1、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眼“五育”目标,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同时,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将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的各个环节,确保考试过程安全、有序。
2、考试对象
凡报考我市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2020年全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
学科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
三、考试时间
原则上于2020年5月下旬至5月底前完成,个别因报名等特殊情况的须于6月10日完成。
3、考试项目和分值
四、评分标准
市教体局依据上述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六安市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评分标准”(见附件2),各地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调整。考试成绩计入高中招生录取总分。
五、考试办法
1.考试由县区集中组织实施,考生准考证由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印制,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除批准的免考或缓考外,考生未参加考试或考试中途离开考场,均视作自动弃考,考几项算几项成绩,不考不得分。
2.考生参加每个单项考试均应按顺序进行。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每人测试3次,以最好成绩计算;足球绕杆运球每人测试2次,以最好成绩计算;1000米跑、800米跑、1分钟跳绳、引体向上、1分钟仰卧起坐每人限测一次。
3.考试成绩经主考签字后生效,考试成绩单一式三份,一份现场公告,一份存档备查,一份附成绩统计表。
4.每个考生两个项目考试原则上应在半日之内完成,如因天气变化等特殊情况中断考试,可延长安排在当天完成,如当天不能完成,已考项目无效,考试重新安排进行。
5.每个项目考试成绩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以整数计算,不得出现小数。
六、免考与缓考
原国家教委在《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中规定:“对确实丧失了运动能力的残疾免考体育的学生,按满分计入升学考试总分。其它免考体育的学生,按总分的60%的分数计入学生升学考试总分”。据此,我市对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中的免考、缓考相关事项,规定如下:
1.因肢残丧失全部运动能力,获准免考的考生,其成绩按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总分值的1OO%计入中考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全部项目或单一项目免考。其中,免考项目的成绩按照该项目分值的60%计分;参加考试的项目,以测试取得的成绩计分。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时不能参加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申请缓考的考生,由县区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领导机构集中组织一次补考。补考仅限一次。补考期间,仍不能参加考试的考生,须办理免考手续,其成绩按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总分值的60%计入总分。
4.申请免考、缓考须提供的证明材料:因肢残申请免考的考生,须提供残疾证(残疾类别为肢残);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或意外事故等原因而申请免考、缓考的考生,须提供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等材料。
5.各县区应组织包括医学专家、残联相关专业人士在内的审核组,对考生的免考、缓考申请及证明材料进行统一审核。对因肢残申报免考的学生,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在审批时,必须安排2名以上的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目测,并由目测人签字。考生获准免考后,其免考申请表、免考证明材料及审核材料须存入学生档案。
6.申请免考、缓考的程序: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注明免考、缓考原因,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报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审批。
7.各地各校对申请免考或缓考的学生要“严格条件、严格程
序、严格审核”,并留好相关材料备查,杜绝漏报、弄虚作假等问题的发生。
七、考试地点
1.考点由各县区本着“公平公正、方便学生、利于防控、安全第一”的原则合理设置,采取集中或分片的方式设置,各县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考点,避免人员聚集。
2.市属学校考生按中考报考所在地,由学校统一组织,分别到金安区、裕安区教育局报名参加考试。市开发区纳入金安区参加考试。
八、疫情防控和安全保障
1.各地各校要把师生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结合本地疫情防控形势,科学制定考试实施方案、疫情防控及考试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制定的实施方案和应急预案,须报属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核同意,并在属地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实施。
2.各地各校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属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全面做好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考试前,要加强对师生员工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认真做好考点服务保障人员和考务人员的健康审查,并由审查负责人签字确认;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规范设置考试场地、设施和器材,并严格做好消毒工作;严格进入考场人员审查,非工作人员和考生一律不得进入考场,所有进入考场人员均要进行体温检测;考试前及考试结束后,安排专人督促每位学生按照七步洗手法,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洗净双手;认真贯彻落实六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六安市教育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学生科学佩戴口罩防止意外事件发生的通知》(卫健疾控秘〔2020〕12号)要求,科学做考试期间疫情防控工作;根据报考人数和考点设置情况,优化细化考试流程,采取错时、错峰、分批及适当增加考试天数等措施,严格控制考场周边及考场内人员密度,考场人员进出保持人流的单循环,保持人员之间安全距离,切实降低人员聚集风险。
3.考生到考点参加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须由学校派专人领队,并安排学校疫情防控指导员随队。领队要对学生疫情防控、生活、交通安全等负责,不得乘坐“黑校车”和违法违规运营车辆,按相关疫情防控规定,控制车内人数,保持安全距离,乘坐人员均要佩戴口罩。明确车辆安全管理责任,落实驾驶员个人防护,按照车辆消毒的规范,对车厢进行全面消毒通风。对驾驶员和随车照管教师进行体温检测,确保乘车学生安全。考试期间,考生及工作人员就餐,严格执行分时、错峰就餐要求,注意保持就餐安全距离、排队间距以及餐具的消毒卫生,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开始前,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体检,特别是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检查,凡患有疾病、有心肺既往病史,不适合参加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的,要坚决实行免考。每位参加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的学生,学校必须与家长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签字确认(体检表留校备查),教育学生和告知家长,应实事求是,不隐瞒学生疾病情况。同时,考试前给考生预留热身时间,由带队体育老师组织考生进行充分热身,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5.各县区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领导小组要建立健全体育考试安全保障措施,实行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对体育与健康考试场地环境、设施器材的安全检查与管理。设施器材必须经过专业人员严格的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考场在考试期间一律实行全封闭管理,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考务人员要能正确、熟练、安全使用考试器材;各项目考试进行全程监控摄像,坚决杜绝因管理不到位而发生的安全事故。
6.各考点要成立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考务工作机构,制定疫情防控与安全保障预案。各考点应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防控指导员、专业急救人员以及救护车辆及急救设备,全面保障学生在考试中的安全。
九、组织领导
1.全市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在市中考招生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各县区要成立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工作领导组,加强对考试各环节工作的筹划,科学制定方案预案,精心编印考务手册、考生须知等材料,及时公布考试实施方案,加强政策解读和宣传,第一时间回应社会关切,确保考试组织工作程序严格、操作规范、平稳有序。
2.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导所属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疫情防控形势下体育与健康学科教学计划,遵循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规律和体育运动规律,认真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在做好学生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指导学生合理安排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3.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辖区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考风考纪工作负总责。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妥善、科学安排考点,科学调配考务人员和考试设备器材,保证评分标准一致;加强对考生、考务人员的安全和考风考纪教育;加强对考务人员进行业务、纪律培训,做到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纪检监察,杜绝考试作弊、弄虚作假等问题。市教体局将对各县区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进行纪检巡视,加强监督指导,严肃查处考试违规违纪行为。
4.各初中学校要成立由校长、教务人员、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等参加的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弄清考试有关规定和要求,明确任务、责任到人,精心组织本校学生安全参加考试;要及时宣传,正确引导,耐心做好家长来电来访工作。
5.体育和健康学科考试收费依据《安徽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继续执行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收费标准的函》(皖价费函〔2008〕40号),收费标准为每生10元,对低收入家庭子女应予以减免,补考不得再收费。
6.各地各校应对学生考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制定完善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改进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办法与措施。各县区在体育考试结束后15日内,将“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分析统计表”报市教体局(学校体育卫生艺术教育科收),以便汇总上报省教育厅。
附件:1.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项目测试基本规则;
2.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评分标准;
3.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
4.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成绩表;
5.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附件1:
2020年六安市初中体育与健康考试
测试项目基本规则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修订)》《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和《学生足球运动技能等级评定标准》等相关标准的规定,市教体局对初中体育与健康考试各个测试项目提出如下基本规则,各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实施细则。
一、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
(一)测试方法
在标准田径场跑道上进行,至少2人以上一组,站立式起跑,每人限跑一次。如因跌跤或其他因素未跑到终点的以零分计算。考生躯干部过终点线后沿的垂直面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
(二)注意事项
1.监考人员向考生提醒剩余圈数,以免跑错距离。
2.测试时,考生不得穿钉鞋、皮鞋、凉鞋。
3.监考人员提醒考生在跑完后不要立即停下,应做适宜的整理活动。
4.考生不得踩、跨起跑线或抢跑,发现立即召回重跑。
二、立定跳远
(一)测试方法
考生两脚自然分开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最好一次成绩。以厘米为单位计分,不计小数。
(二)注意事项
1.发现犯规时,此次成绩无效。
2.不得穿钉鞋、皮鞋、凉鞋进行测试。
三、一分钟跳绳
(一)测试方法
考生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单位为次。
(二)注意事项
1.测试过程中跳绳绊脚,除该次不计数外,应继续进行。
2.测试过程中,中途失利时不停表(该次不计数),考生应尽快调整继续跳。
四、足球绕杆运球
(一)场地器材
在平整的人工草或天然草足球场,划定30米×5米区域,起点线至第一标志物的距离为5米,共设5个标志物,各标志物间距5米,测试用球使用《足球竞赛规则》规定的比赛用球。
(二)测试方法
考生站在起点线后准备,听到出发口令后开始向前运球依次过杆,受试者和球均过终点线时停表。每人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以秒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测试成绩,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一原则进位。
(三)注意事项
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漏杆、碰倒标志杆、故意手球、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等。
五、掷实心球
(一)测试方法
考生站在起掷线后,原地两脚前后或左右开立,身体正对投掷方向,双手持球至头上方稍后仰,原地用力把球向前方掷去。如两脚前后开立投掷,当球出手的同时后脚可向前迈出一步,但不得踩线或过线投掷。每人投掷三次,垂直丈量投掷线的后沿至球落地点的最近距离,取最好一次成绩。记录以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
(二)注意事项
1.考生需原地投掷,不得助跑。实心球必须从肩上方投出。实心球重量为2公斤。
2.投出的球必须落在投掷区边线的内沿以内,考生必须在球落地后,从投掷线后方离开投掷区域。
六、引体向上(男生)
(一)测试方法
考生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距离与肩同宽或稍宽成直臂悬垂姿势。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当下颚超过横杠上沿时为完成一次。测试单位为次。
(二)注意事项
1.考生引体时下颚必须达到单杠的上沿,不能有摆动、屈膝、挺腹等动作。
2.考生有违例动作不予计数。
七、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
(一)测试方法
考生仰卧于软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左右,两手手指交叉贴于脑后,踝关节固定在垫上。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起坐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监考教师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的次数。
(二)注意事项
考生双脚必须放于垫上,借用肘部撑垫或臀部起落的力量起坐时,该次不计数。
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评分标准 | |||||||||||||
男 生 | 女 生 | ||||||||||||
分值 | 1000 | 足球 | 一分钟 | 立定 | 掷实 | 引体 | 分值 | 800 | 足球 | 一分钟 | 立定 | 掷实 | 一分钟仰卧起坐(次) |
30 | 3'40" | 7”5 | 180 | 250 | 12.4 | 15 | 30 | 3'25" | 8”1 | 172 | 202 | 7.8 | 52 |
29 | 3'43″ | 8”2 | 172 | 247 | 11.8 | - | 29 | 3'29" | 9”7 | 162 | 198 | 7.6 | 50 |
28 | 3'46″ | 8”9 | 164 | 244 | 11.2 | 14 | 28 | 3'34" | 11”3 | 153 | 195 | 7.5 | 49 |
27 | 3'50" | 9”3 | 152 | 241 | 10.3 | - | 27 | 3'39" | 12”0 | 141 | 190 | 7.3 | 47 |
26 | 3'55″ | 9”7 | 140 | 238 | 9.4 | 13 | 26 | 3'44" | 12”7 | 130 | 186 | 7.2 | 46 |
25 | 4'00″ | 10”1 | 132 | 231 | 9 | - | 25 | 3'49" | 13”3 | 122 | 181 | 7 | 44 |
24 | 4'05" | 10”5 | 125 | 225 | 8.5 | 12 | 24 | 3'55" | 14”0 | 115 | 176 | 6.9 | 42 |
23 | 4'15" | 11”2 | 115 | 219 | 8.1 | - | 23 | 4'03" | 15”1 | 107 | 171 | 6.7 | 39 |
22 | 4'20" | 11”9 | 106 | 213 | 7.6 | 11 | 22 | 4'11" | 16”4 | 99 | 167 | 6.6 | 36 |
21 | 4'30" | 12”4 | 98 | 207 | 7.2 | - | 21 | 4'20" | 17”5 | 90 | 161 | 6.4 | 32 |
20 | 4'40" | 12”9 | 90 | 200 | 6.7 | 10 | 20 | 4'28" | 18”6 | 82 | 156 | 6.3 | 29 |
19 | 4'47" | 13”2 | 77 | 193 | 6 | - | 19 | 4'36" | 19”3 | 70 | 151 | 6.1 | 26 |
18 | 4'55" | 13”5 | 64 | 185 | 5.6 | 9 | 18 | 4'45" | 20”1 | 58 | 146 | 6 | 25 |
17 | 5'01″ | 13”8 | 63 | 184 | 5.4 | - | 17 | 4'48" | 20”3 | 57 | 144 | 5.9 | 24 |
16 | 5'08″ | 14”1 | 62 | 182 | 5.2 | 8 | 16 | 4'51" | 20”6 | 56 | 143 | 5.8 | 23 |
15 | 5'15" | 14”3 | 60 | 181 | 5.1 | - | 15 | 4'55" | 21”3 | 54 | 141 | 5.7 | 22 |
14 | 5'21″ | 14”5 | 58 | 179 | 4.9 | 7 | 14 | 4'58" | 22”0 | 52 | 140 | 5.6 | 21 |
13 | 5'28″ | 14”7 | 55 | 177 | 4.8 | - | 13 | 5'01" | 22”3 | 50 | 138 | 5.5 | 20 |
12 | 5'35" | 15”0 | 53 | 175 | 4.6 | 6 | 12 | 5'05" | 22”7 | 48 | 136 | 5.4 | 19 |
11 | 5'41″ | 15”2 | 50 | 174 | 4.5 | - | 11 | 5'08" | 23”0 | 46 | 134 | 5.2 | 18 |
10 | 5'48″ | 15”5 | 48 | 172 | 4.4 | 5 | 10 | 5'11" | 23”3 | 44 | 133 | 5.1 | 17 |
9 | 5'55" | 15”8 | 46 | 171 | 4.3 | - | 9 | 5'15" | 23”7 | 42 | 131 | 4.9 | 16 |
8 | 6'01″ | 16”2 | 44 | 169 | 4.1 | 4 | 8 | 5'18" | 24”2 | 40 | 130 | 4.8 | 15 |
7 | 6'08″ | 16”5 | 40 | 167 | 3.9 | - | 7 | 5'21" | 24”6 | 36 | 128 | 4.6 | 14 |
6 | 6'15" | 16”9 | 37 | 166 | 3.6 | 3 | 6 | 5'25" | 25”1 | 33 | 126 | 4.5 | 13 |
5 | 6'21″ | 17”2 | 34 | 164 | 3.5 | - | 5 | 5'28" | 25”7 | 31 | 124 | 4.4 | 12 |
4 | 6'28″ | 17”5 | 31 | 163 | 3.3 | 2 | 4 | 5'31" | 26”3 | 29 | 123 | 4.3 | 11 |
3 | 6'35" | 17”7 | 28 | 162 | 3.2 | - | 3 | 5'35" | 26”7 | 27 | 121 | 4.1 | 10 |
2 | 6'42″ | 17”9 | 25 | 160 | 3.0 | 1 | 2 | 5'45" | 27”2 | 25 | 120 | 4.0 | 9 |
1 | 6'49″ | 18”2 | 20 | 128 | 2.4 | - | 1 | 5'55" | 27”7 | 18 | 84 | 2.8 | 6 |
附件3:
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
学校:
姓名 |
| 班级 |
| 照片 | |||||||
性别 |
| 准考证号 |
| ||||||||
申请免考 缓考原因 | (须附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等证明材料) | ||||||||||
家长 |
| 班主任 签 名 |
| 学校 意见 |
| ||||||
审核组意 见及签名 |
| ||||||||||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 审核意见 |
| ||||||||||
备注: |
|
|
|
|
|
|
|
| |||
1、本表一式二份。批准后的申请表,一份进考生档案,一份存学校备查。 | |||||||||||
2、申请免考、缓考的考生,需附二级甲等或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病历等证明材料。 | |||||||||||
附件4:
2020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成绩表
考生姓名 |
| 性别 |
| 届别 |
| ||||||||||||
所在学校及班级 |
| 准考 证号 |
| ||||||||||||||
参加考试项目及成绩 | |||||||||||||||||
足球绕杆运球 | 引体向上(一分钟仰卧起坐) | 1000(800)米跑 | 一分钟跳绳 | 立定跳远 | 掷实心球
| ||||||||||||
成绩 | 分 值 | 成 绩 | 分 值 | 成绩 | 分 值 | 成绩 | 分值 | 成 绩 | 分 值 |
成绩
| 分 值 | ||||||
|
|
|
|
|
|
|
|
|
|
|
| ||||||
全计得分 |
| ||||||||||||||||
考生签名 |
| 考试组长 签名 |
| ||||||||||||||
学校意见 |
| ||||||||||||||||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
| ||||||||||||||||
备注:分值必须为整数。
附件5:
2020年六安市初中学业水平体育与健康学科考试成绩统计分析表 | ||||||||||||
分析 | 总分数 | 优秀 | 良好 | 及格 | 不及格 | 其中因肢残免考人数 | 其中因病伤免考人数 | |||||
总分 | 平均分 | 人数 | 比率 | 人数 | 比率 | 人数 | 比率 | 人数 | 比率 | |||
总 体 |
|
|
|
|
|
|
|
|
|
|
|
|
1000米 |
|
|
|
|
|
|
|
|
|
| ∕ | ∕ |
800米 |
|
|
|
|
|
|
|
|
|
| ∕ | ∕ |
足球绕杆运球 |
|
|
|
|
|
|
|
|
|
| ∕ | ∕ |
跳 绳 |
|
|
|
|
|
|
|
|
|
| ∕ | ∕ |
掷实心球 |
|
|
|
|
|
|
|
|
|
| ∕ | ∕ |
立定跳远 |
|
|
|
|
|
|
|
|
|
| ∕ | ∕ |
引体向上 |
|
|
|
|
|
|
|
|
|
|
|
|
一分钟仰卧起坐 |
|
|
|
|
|
|
|
|
|
| ∕ | ∕ |
备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等级评定标准,各等级标准如下:1.优秀:90分及以上;良好:80.0~89.9分;及格:60.0~79.9分;不及格:59.9分及以下;2.比率是指达到某一等级的人数占全部参加考试人数的比例。 | ||||||||||||
![]() |
![]() |
![]() |
![]() |
![]() |